登陆 注册

返回六九艺术网!

拍卖预展

>匡时2017春季拍卖会>澄道——古代绘画夜场>正文
上下翻动拍品时锚点

1866 沈周 秋山策杖

秋山策杖

点击查看高清图

图 录 号: 1866 沈周 秋山策杖 / 纸本 手卷
作 者:沈周访问量:2641
创作年代: 类 别:
规 格:本幅26×134cm;题跋26×85cm;26×65cm
估 价: 3500000-4000000
著录:
款识:八十三翁沈周制。
钤印:启南、石田


鉴藏印:甲戌宋荦、牧仲氏

钤题签:沈石田山水卷。张珩鉴定。张、珩
备注:备注:1.宋荦、魏今非旧藏。宋荦(1634-1717),字牧仲,号漫堂,又号绵津山人,河南商丘人。康熙三年(1664年),授湖广黄州通判,累擢江苏巡抚,官至吏部尚书。着有《绵津诗抄》《西陂类稿》等。魏今非(1903-1983),别名仰之,江苏句容人。建国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秘书长、广州市副市长、中共广东省委财贸部部长、广东省副省长、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副主任、商业部顾问、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2.张珩、谢稚柳、苏庚春题跋。3.张珩题签。沈周 秋山策杖此幅《秋山策杖》不署年月,但根据“八十三翁”的自称,知为最晚年的作品之一。《沈周年谱》记载,沈周于正德四年(1509)八月二日,卒于正寝,享年八十三岁,一代画宗,至此离世。这年的绘画创作,《年谱》中仅收录了三件,分别是春游宜兴善卷洞而作的《小水洞图》及纪游诗,夏五月五日绘《灞桥诗思图卷》,以及七月三十日为王鏊书一绝句,不想竟成绝笔。在卷后的题跋中,张珩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说“右沈石田先生秋山策杖图真迹,老笔烂漫,署八十三翁沈周制,而不系年月。白石翁于正德四年八月卒,年止八十三岁,则此卷乃其最晚年笔也。”张珩评此画为“老笔烂漫”,是看到了沈石田在其最晚年还能精力不衰,下笔不减平时之工。张珩又说此画“不系年月”,根据《年谱》所载,应是作于春夏之际不差。翁方纲《复初斋诗集》卷十二有《沈石田游善卷洞诗稿》,序称“史永龄跋云‘正德己巳春,阳羡吴大本邀先生游善卷归,永龄往问起居,出《小水洞图》示之。别后先生即卧病,及秋而卒。永龄奔送棺殓毕,见斯画委弃床下,因拾以归。明年,又检得当时纪游诗一通。后十二年辛巳装成轴。”这里说的就是沈周在春天接受了宜兴吴纶的邀请而游了善卷洞,并作有《小水洞图》。五月五日所作《灞桥诗思图》见于《味水轩日记》卷七记载:“闻道霸陵桥,山遥水更遥。六十年、踪迹寥寥。牗下困人今老矣,双短鬓,怕频搔。行着要诗瓢,酒壶相伴挑。望秦川、千里翘翘。再画一驴驼我去,便不到,也风骚。时正德己巳夏五月端阳日也。”与之相较,《秋山策杖》与《灞桥诗思图卷》的记录更为相近,李日华说“又石田《灞桥诗思》画卷一,作长堤枯柳,一翁骑蹇卫,双眼反白,如属思状;后一奚奴,挑酒壶书卷,行行欲度野桥,神态欲绝。笔法类常粲、梁楷,此老杰作也。”此幅《秋山策杖》也是绘一老者曳杖前行,正欲过桥,往深山中而去,人物简洁,置于山石、树木之间,山体以淡墨简皴,而以湿墨点苔,其雄迈处出于梅花道人吴镇,绵密处出于黄鹤山樵王蒙,恰如谢稚柳在张珩之后的评价“此卷笔势沉炼而情意温穆,垂暮之年犹得如此”。整幅作品给人的感觉,有如“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之精神关照。
专场名称:澄道——古代绘画夜场拍卖日期:2017-06-04 20:00
拍 卖 会:匡时2017春季拍卖会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