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返回六九艺术网!

拍卖预展

>北京匡时2016十周年春季拍卖会>西风东渐:早期绘画与现代艺术专场>正文
上下翻动拍品时锚点

2618 安德烈·迈尔 怡然

怡然

点击查看高清图

图 录 号: 2618 安德烈·迈尔 怡然 / 炭笔素描
作 者:安德烈·迈尔访问量:1768
创作年代: 1955年作类 别:
规 格:63×50cm
估 价: 500000-600000
著录:
《安德烈·迈尔, 旅行画家, 1898-1984》, SOMOGY EDITION D’ART, 2000年
款识:
钤印:
备注:来源:原藏家得自艺术家的女儿罗兰丹娜·哈斯科伊特·迈尔(Loredana Harscoet-Maire)安德烈·迈尔于1898年出生在巴黎。这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法国艺术家,他在1920到1950年期间对于远东的探索在现代西方绘画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价值。他也曾参与在河内、西贡等地创办美术学校,多名被视作是越南现代艺术大师的画家,如越南北圻的末代皇族之子黎谱(Le Pho, 1907-2001)等,就出自这两地的美术学校。安德烈·迈尔的父亲很早就送他去巴黎孚日广场的素描学校习画,1914年,他被引荐给阿旺桥画派年迈的大画家埃米尔·伯纳尔(Emile Bernard, 1868-1941),后者成了启迪他的良师。迈尔先后进入德旺贝画室、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以及格朗旭米埃画院学习。失去双亲之后,他在1917年应征入伍,而当时他的一位哥哥在马恩河战役中阵亡,另一位则在凡尔登被毒气杀死。在他老师的建议下,安德烈·迈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入殖民步兵部队直至战争结束,这也增强了他对远方世界的向往。1919年到1921年期间,安德烈·迈尔第一次旅居印度支那。他在西贡当素描老师,并在那一时期了解了吴哥窟,这对他作为艺术家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1921年十月,迈尔重新回到法国,在埃米尔·伯纳尔的提议下,他于1922年初随老师到意大利旅行。在六个月的行程中,他们游历了整个意大利半岛,最终到达威尼斯。同年六月,安德烈·迈尔迎娶了老师的女儿、美丽的法国-埃及混血女子伊莱娜·伯纳尔为妻,他们自1916年就已相识。婚后,这对年轻夫妇在威尼斯定居,并开有一家画廊。为和巴黎的艺术界继续保持接触,迈尔在巴黎第十四区Delambre街留有一间画室。在威尼斯的生活幸福平静,但由于受到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政治冲击,他不得不在1928年回到法国巴黎,也时常去勃艮第大区宁静而绿意葱茏的瑟米尔-昂诺克西奥镇(Semur-en-Auxois)小住。迈尔关于东方主题的创作逐步得到了认可,1933年,他在马德里获得了著名的委拉斯开兹学院奖(罗马美第奇奖的同类奖项)。此后,安德烈·迈尔的绘画风格转向了“建筑风格”,并具有极强的装饰性。他每年都在巴黎的夏庞第埃画廊(那是巴黎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最著名的画廊之一)展出他关于意大利、西班牙、吴哥窟等系列的作品,包括棕黑色墨彩画和油画等。他的那些大型装饰壁画都是他苦心研究之后的创作成果。他也曾受到詹森(Jansen)、勒鲁(Leleu)和麦西耶(Mercier)等一些著名装饰艺术家的邀请而创作。1937年,安德烈·迈尔追随老师埃米尔·伯纳尔的足迹,再次出发旅行至埃及,他在那里被引荐到了开罗上层有产阶级的社交圈。迈尔在开罗进行了大量创作,此外他也溯尼罗河而上,旅行至阿布·辛贝尔(Abel Simbel)神庙。1938年,他离开埃及前往印度,并从Pondichery开始对这一国度进行深度探索。但是二战的威胁迫使他中断了东方之旅。1939年,迈尔应征入伍。在1940年五、六月的大溃败之后,他成功从德国战俘营逃脱并步行回到瑟米尔-昂诺克西奥镇。在法国被占领的“黑色年代”期间,他携家人在勃艮第地区躲避战难,同时进一步发掘自己此前的旅行经历。他并不展出作品,却完成了几幅大型装饰画,尤其是为吉斯卡尔·德斯坦家族“凤凰”保险公司的咨询大厅所完成的装饰画(那幅作品于2008年在鲁贝游泳池美术馆中展出)。1946年,夏庞第埃画廊改变了经营方向,迈尔在没有其支持的情况下在Royal街举办了一场展出。此后,他因患疟疾而到非洲小住。在这段时间,尼日尔河沿岸的人们同自然斗争而求生存的情景深深触动了他。1948年,50岁的迈尔终于能重返印度支那。这位坚定而几经艰难旅途历练的艺术家在那里一直待到1958年,以深入研究他已熟知的东方艺术,同时还对当地的高原、老挝和湄公河等其他地区进行探索。他也先后在河内及西贡两地的高等建筑学校当老师,本人则主要居住在越南知识分子聚集的城市大叻;他的生活时而是舒适的状态,时而是在印度支那各地区充满挑战性的探索和冒险。迈尔在用色方面也更为多样化,风格上则趋于简洁,画面表现力度也有所增强。他以中国油墨、褚红、茶褐以及棕黑色调完成的一系列素描写生作品在当时的先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尤其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1959年和1968年,安德烈·迈尔又分别到马达加斯加、安的列斯群岛旅行,随后就退隐在瑟米尔镇,那里充满着他对众多旅行的回忆,以及法国的这一宁静角落所独具的自然之美。1984年,安德烈·迈尔在亲友的陪伴和对远方神奇世界之旅的回忆中在巴黎离世。这幅温婉宁静、颇似林风眠格调的作品曾无数次打动观众的心。作品创作于1955 年,是安德烈·迈尔第二次游历越南时创作的作品。 从1948 年至1958 年间,安德烈先后任教于大叻和西贡的建筑学校,教授素描。安闲的职业让安德烈在课余有足够的时间游历风情各异的东南亚地区,写生创作。异域的风景迷人,但是最吸引安德烈的地方,是“人”,以及由“人”而生的人群、人民、人情、人性、人文和人本......蜿蜒曲折的湄公河以及沿河生生不息的民族、婀娜多姿的热带丛林和那被遗忘在丛林中的吴哥窟,绵延的山川与隐居高山深处的族落......安德烈不仅记录异域的景,他的视线穿透自然,捕捉生活在景中的人, 寻觅孕育在自然中的人情和人性。他的作品充满人文关怀和人本主义精神。 《怡然》正是这种艺术境界的写照。这是一幅越南民居中普通常见的生活场景:画面中心的女性盘腿而坐,正抬手绾发。她微微低头,目光落在襁褓中的幼儿身上;在她身后,另一位身着白衫的女子侧身注视这对母子。 整件作品用笔简洁,但是具有概括性:人物轮廓线条流畅娴熟, 一气呵成;形象各自的特征明显,栩栩如生;前景女性衣服上复杂的花饰既在视觉上强调出她的主体位置,又说明了她的社会身份-这是一户生活安逸富足的人家,也许她是家中女主人。同样,背景里女子的白衣大概交代了她的角色地位,又把这第三位人物巧妙地融入到背景中,不使画面显得纷杂。黑色床垫把画面分为上下两部分,带来密集的视觉效果;而白色的襁褓打开一处视觉放松的空间,襁褓上的幼儿自然而然地成为视觉集中的焦点。黑、白、赭石三色在空间中的叠加形成具有强烈节奏感的视觉对比。 画面背景中的植物图案同样简约。抽象化的处理装饰了画面, 与人物衣服的花饰形成呼应,它们又充分有力地交代了地域特征——东南亚的热带风情。左下角的托盘和碗筷同样具有双重功能:一是它们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环境——这大概是午后刚刚用餐完毕小憩的场景;二是大量的留白处理也在黑色床垫覆盖的画面下半部打开一个视觉休息的窗口。这一细节虽小,却巧妙地承载了绘画语言最主要的两个功能:视觉构图的美感和通过构图所要讲述的故事。简单的几笔素描,却沉淀了艺术家敏锐的概括生活的能力和炉火纯青的艺术创造力。 安德烈艺术生涯晚期大量地创作粉笔素描,风格趋于简单化。这正好让他的作品具有东方风格。素描的简单线条抛却了油画的厚重感,赭石色红粉笔的运用接近越南传统漆画的色彩效果。 但是把日常生活场景当作绘画的主题,更多的是来源于欧洲绘画中的传统。这一传统兴起于18 世纪,以法国画家夏尔丹为代表,这类主题以描绘日常生活为特征,代表了当时新兴的小资产阶级怀念生活的审美趣味。 《怡然》概括了艺术家对东西方文化融会贯通的能力。它是一幅用欧洲人的视角创作又极具东方特色的艺术作品。艺术家致力于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合东西艺术的精华,他似乎也做到了。很多人都把安德烈的这幅作品与林风眠的作品相比较——的确,安德烈把西方视角和东方色调的结合,与林风眠把东方题材和西方色彩的结合异曲同工。于是,我们从安德烈的作品中也能读到了林风眠的韵味。或者,我们能不能说,在林风眠的绘画中,我们也感受到了安德烈艺术里东西交融的和谐。 安德烈对东方文化精髓的把握也不令人质疑。从1919 到1922, 从1948 年到1958 年,安德烈把艺术生涯中——必然也是人生中——两段重要的时间,留给了东南亚。《怡然》作品中优雅的线条,宁静的姿态,简单的构图,和谐的单色调,或多或少让观众体会到东方文化里“禅”的意味。 但是,安德烈不仅仅满足于探索能概括东西方文化的艺术语言。他所追求的,是更高的艺术境界,是共同蕴涵在东西方文化里的“人性”和“人本”。这也是为什么,在《怡然》作品中, 如同其晚年的许多作品一样,安德烈省略了对人物五官的描绘。他们的再现,只是一个简单的轮廓。因为艺术家想在画中表达的,并不是具体的“这位人”,具体的人物被升华了,他们变成概括了许许多多其他人特征的“这类人”。他们是一个符号, 一种象征,代表了人类的普遍共性。而这种共性,是繁衍不息的力量,是追求美好的心灵,折射在每个人的身上。
专场名称:西风东渐:早期绘画与现代艺术专场拍卖日期:2016-06-06 16:30
拍 卖 会:北京匡时2016十周年春季拍卖会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